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体验独特生活美学的句子的问题,以及和如何写出语言新鲜、个性美的句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艺术真实与真实生活的关系论文一千字
〖One〗、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文学理论概念。文学作品中“狭义的生活真实”,主要指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事,即人物和事件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也就是合乎客观生活的规律和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态”,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练,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它是自然的,原始的,粗犷的,真实的。广义的“生活真实”包括狭义的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科学真实。文学作品中的科学性,即科学真实,指的是用自然规律来检验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叙述和描写,要考虑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器物、人物的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性,是否符合人与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史实,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严密性的思考不能不包含着对科学性的思考。历史真实就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人与事,乃至历史事件。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以采用生活真实呢?从创作实践来看,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历史题材,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等作品要求用生活真实,如果脱离了生活真实就不符合题材要求和写作要求,观众欣赏时就会说胡编乱造,弄虚作假。但是,即便这些题材和手法可以表现生活真实,但也与原始真实生活有距离。文学概念的生活真实,即真实性原则,不是模拟和照录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而是概括和开掘其中具有生活意义的真实事件。即便是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言行都全部写上。“自然主义”,是文艺思潮的一种。形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要求艺术家冷静观察,单纯地记录,以追求作品的绝对客观和准确,并拒绝在作品中分析,评判,还试图用自然科学规律特别是生物学的规律来解释人和人类社会,故往往忽视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艺术概括。“写实主义”一词早在十九世纪初的哲学领域即已出现,但直至一八三六年新闻记者蒲朗许使用这个名词,才确立了写实主义的美术基础,写实主义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譬如库尔贝等画家利用写实的技法,描绘当时不太被重视的农民和劳动者,所代表的理念恰巧与学院理念反其道而行,成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之举。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60年代末至70年代,作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美国艺坛出现了莱斯利、克洛斯(绘画)、安德烈、汉森(雕塑)等人,其作品的逼真程度让人如面对照片或真人。日益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材料为这种风格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的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分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
生活真实的意义。生活真实是基础,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任何艺术都来自于生活真实。没有生活真实作基础,一切文学艺术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文学艺术如果脱离了生活真实,靠主观臆想,胡编滥造,就没有了真实性,也就谈不上艺术真实。这就是生活真实的意义。
〖Two〗、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作家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比如《红楼梦》,它就做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艺术真实的比较高典范。
艺术真实的意义。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达到艺术的真实。也可以采用典型化方法,把一类人一类事集中到某一人或某一事上,完成典型塑造。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像式地复制生活,也反对照搬生活的某些现象。艺术真实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李白的诗歌,丰富的联想,极度的夸张,组成了他诗歌艺术的独特风格。因此,艺术真实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它允许虚构,允许写想念或幻想的事物。但是,任何想象与幻想,都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有其事,但它却符合生活逻辑。它的真谛在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艺术吻合。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Two]、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及联系。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虽然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简单地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就不是生活真实中的人,他是一个猴子,但又具备人的性格与特点,有人的思维和行为。因此,说孙悟空是一个艺术典型。『2』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典型化和审美化的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生活真实是基础,就是说,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是虚假和编造,不能引起人们的喜爱与共鸣。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提练和升华。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文学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先谈谈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举个例子,广大农村在新时期的生活是生活真实,一年到头,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辛勤劳动。过去要交农业税,国家从前年取消了农业税,作家张中把这一事件写成电视剧本《喜耕田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就成了艺术真实作品。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播出后,反响很好,收视率很高。这就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One〗、生活真实是基础。这是因为,所有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既不是作家头脑中固有的,主观臆断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世界上所有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没有不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绘画雕塑艺术,还是电影电视艺术。不过反映的形式有所区别而已,有的直接鲜明,有的曲折隐晦,有的则错误地或歪曲地反映罢了。《天下粮仓》热播的时候,主创人员被邀请到影视俱乐部录了一期节目。海燕好象没去。吴子牛以一个极为不雅的姿势坐在那里畅谈创作感言。有观众提意见说,卢焯和蝉儿坐在城外三天就不去厕所么?许多电视剧被老百姓骂为不真实,假。骂得好,骂得对。在宾馆里憋出来的瞎编乱造的剧本应该直接扔进垃圾箱。大家比较喜欢《亮剑》,为什么?因为《亮剑》写得真实,符合生活逻辑。大家还喜欢《高山下的花环》,也是因为它的一些细节非常真实,比如梁三喜临死时掏出的帐单,就符合八十年代初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王玉梅演的梁三喜的妈,也就是广大农村老太太的典型。
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即便是原始社会的陶碗陶罐上的图案和花纹,也是来源于原始生活的。由于生活的原始与简单,其图案和花纹也很简单。我在淄博看到一些汉代的瓦当,那上面有水的图案,有花草的图案,还有一人牵一只羊的图案。其实这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中国画历来强调“以自然为师”。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也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经常见到有读者回贴说:“不真实,是虚构的”。这就是违背了生活真实性原则。
〖Two〗、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社会生活是庞杂的,混乱的,原始的,粗糙的。如果完全照搬生活,必然是不讨好的。因此,要把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还必须要一番加工提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再造功夫。作家的头脑就是加工机,就是蒸溜器,就是过滤器。“生活真实”是艺术反映的对象,并且是“艺术真实”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材料,但“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它是典型化了的“生活真实”。
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艺术创作的典型化过程。作家、艺术家只有在先进的世界观指导下,对生活材料进行认识、分析、选取、概括,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才能进而完成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正因为此,“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真实。这里举一首诗歌,是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网黑岩的作品《乡泥》:乡泥
而是乡泥。这些不仅仅是穷乡僻壤才有的
乡泥,都不是燕子为筑巢而衔来的
而是和苦菜花、青青菜一样土生土长的
摘取多少句子,才把自己醉在这里
可它能记住多少位父老乡亲的名字
都要从那一点一滴的乡泥里摘取记忆
至到长成奇葩,开成花蕊,让夜雨
用多大的引擎,也难以从胶住的思念里
拔出来。本乡本土的,城里的,熟悉的,
他们的裤腿,都要被它的热情粘住,
他们的裤脚,都要被他的朴实染湿
不论染湿一点点,还是濡湿一大片
都是一种认人为亲,都不得不让你
以双足作印,揽下对乡泥的大片情怀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由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变化过程。
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这是因为:
第[One]、生活与艺术之间总有一段距离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要经过作家头脑的加工提炼,要有艺术实践活动。再举一个例子,咱们的会员诗人李丹平的诗歌。同样是在孟良崮参观,他却写下了这样的艺术作品:《孟良崮》“不是这里比较高的山,却是这里比较高的碑。枪声撤了,坟茔驻扎了下来。满山坡的石头,都朝山头,跪着。”《蒙山竹》:“清瘦的,几乎只剩下骨头了。砍了,也有节。”
第[Two]、生活本身也不能说都反映了本质。社会生活频繁复杂,有些生活是琐碎的,粗糙的,细微的,不连贯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混杂在一起。有些生活是表象而根本不反映生活本质。所以,对生活素材要做分析鉴别,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这就是典型化过程。作者选材不能剜到篮里就是菜,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要有所区别,有所鉴定,有所选取。只有那些反映了生活本质的材料,才算得上是合格的、真实的。否则,只不过是素材,是毛坯。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散文作者在描摹生活方面很卖力,有点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但总感到个人色彩太浓,不够典型化,与艺术真实相差悬殊。这样的作品就达不到公开发表的水准,只能在网上传阅。这方面的例子也有,苏铁的《鳌山湾的金桂山庄》
这首诗也不能说不好,而是太写实,缺少概括,缺少艺术加工。同样是参加笔会,写出来的诗歌大相径庭。
第[Three]、必须深入生活,加强生活实践,才能获得生活本质。经历过的就是实践过的。试想,如果朱自清没有小时候家庭生活的经历,又怎么能够写出《背影》那样感人的散文呢?这就是真与实践的关系。这里的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是反映生活本质的真;这里的实践,是艺术实践。当然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生活都体验,有些不是作者亲历亲为,是所见、所闻,这也算是实践。把这些原始的材料提练加工的过程,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过程。散文不允许虚构,不能象小说那样,可以虚构一些情节。但是,不允许虚构不等于不容许艺术加工。散文如果没有艺术加工,照抄照搬生活,那也必定是不讨好的,也是劳而无功的。这个道理与照像和摄影一样,照像是复制生活,而摄影则要剪辑和蒙太尔。也就是说,要有后期制作的艺术加工。有些初学者不懂散文的写作过程和原理,老是将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来,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读者不买帐。因为作者没有搞清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把一些个别现象当作了生活本质。而有些作者虽然把自己经历的最悲惨、最痛苦的事写上来,也没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自己的兄弟打架斗殴被人家砍了一刀,真实倒没人怀疑,但这件事有啥社会意义呢?还是因为那仅是生活的个别现象,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所谓生活的本质,是指那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
〖Three〗、艺术真实总是高于生活真实的。第一,艺术真实是带着作者主观倾向性的生活真实。由于艺术是经过作者头脑加工提炼生活得来的,这里边已经有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意识形态。作家往往是从生活真实的原则出发,高度概括了一类人和事,是杂取了许多同类的生活,然后加上自己的思想观点,再写到作品里。而这种倾向性是通过细节缓缓流露出来的,不是那种口号式的表白。若不是这样,那就是作者偷懒或不懂艺术。这也是写手与艺术家的区别。第二,艺术真实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的生活真实。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素材已经成为题材,这里的细节已经是典型化了的细节,这里的语言已经是标准规范化的语言。借用数学上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这“差”往往就是作家、艺术家所鼓吹推崇的一种道德境界,或是一种开掘的思想深度。“差”越大,演绎的难度自然也越大;反之,“差”越小,艺术真实太接近或等同于生活真实,作品也就越是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时候,任何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记叙必须牢记一句话:“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Four〗、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是追求的目标。谁也离不开谁,不能把它们搞成两张皮。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一个创作难题。中国文学史上有“形似”与“神似”的争辩,形似太过,则会产生自然主义,太强调神似又容易脱离实际。齐白石有一段著名的说法:“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后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以形似为基础,重在神似。艺术真实以不脱离生活真实为原则,脱离生活真实的东西如空中楼阁,如沙滩上的建筑。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而忽略了文学创作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
[Three]、如何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那么,接下就要探讨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是把二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家,既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又有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善于从生活真实中提练加工出富有本质意义的创作素材,从而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前人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谈创作体会的文章也很多,但根据我的研究,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为什么搞文学创作也要懂哲学,因为哲学是指导一切科学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难以写出真正的艺术品。比如,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你要反映或再现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指导,可能就会歪曲历史,违背历史真实性原则。再比如,你写现当代的社会生活,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作指导,你对现实的把握可能就要走样,因为你的思想不正确,你没有把握住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抓住了一点支流末节,就大做文章,结果犯了政治上的错误,或者说主题思想不过关。反映现实生活,如果没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就有可能滑向反现实主义的泥坑。因此,作家要多学点哲学,不断开阔眼界和思想,成为生活的思想家。有的作者告诉我,老是觉得个人写的东西缺乏思想和深度。什么原因呢?我看主要是读哲学太少,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够。除了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我建议多读点中国儒家、道家和禅学,或者印度传来的佛教,这对文学创作是很有益处的。不读儒家著作,就不知道中国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事方法;不读道家即老庄的著作,就不知道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就会陷入人生的种种苦恼;不读禅学和佛教,就不知道人生六道轮回之说,就难以理解禅意人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机锋,一种棒喝。读了禅学,诗歌的品位就上升一个台阶。孔孚的新田园诗大家都喜欢,他的诗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就是好在他的诗歌有一种禅学的意蕴。
第二,坚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提练生活,把生活真实当基础和源泉。深入生活,是老生常谈,有的会员会说,我们整天都在生活,吃喝拉撒睡一样也不少,怎么还要俺深入生活?但是,我敢肯定,即便你天天都在生活,却不一定发现生活中的美,也不一定认识了生活的本质。作家就是要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开掘生活的本质。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深入观察生活,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一是要善于观察。作家要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繁杂琐碎的事物中发现美,即便是别人观察过写过的事物,也能找到新的角度和能成为艺术的东西。艺术家总是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某些人和事中蕴涵的艺术特质。怎么样使艺术真实不脱离生活真实?古今中外不少文学艺术家都作了探索。苏格拉底说:“看来我们对于写作这些故事的人,应该加以监督,……因为他们所讲的既不真实,对于未来的战士又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应该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二是要高度概括,典型化就是高度概括的手法。杂取各种人共同的性格特点,然后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比如《阿球正传》,就是杂取了众多农民的性格,然后集中到阿球身上,把中国农民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三是模拟现实生活。这是允许的,性格塑造可以高度概括,但细节却要模拟生活。我最近看到一个留学生写的文章,里边谈到三种方法,即直接的感官刺激、语言同调、思维同步。我是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要想获得艺术真实的巨大感染力,就必须在细节上模仿生活,在语言上做到同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一样的语言语调。在思维上也要同步,一个农民的思想不可能有市民的思想,一个将军也不同于一个士兵。有些作品叫小孩子说大人话,就有点滑稽可笑。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话。他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必竟原来有雪花,就含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那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要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提炼、挖掘、概括本质性的东西。有的作者觉得没的写,我看主要就是缺少生活积累,生活的底子不够。那么,深入生活就成了补课的第一任务。有的作者不是没有生活,他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但还是写不出,肚子里有货倒不出,这就是善不善表达的问题。还有的作者有了一段生活,也写了一些东西,但再写下去,就感到捉襟见肘,没多少写头。这说明他已经透支了生活,需要赶快深入生活,补充养料。我曾劝一位作者多出去走走,见多识广才有写头。老是身边的人和事,等把亲朋好友都写完啦,还写什么呢?有的作者说,我有生活,也有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艺术技巧,那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受欢迎呢?这是因为缺少创造,你写的东西,人家也写了,你没有超过人家的地方,所以就雷同,就一般化。艺术具有不可模拟性,是这一个。即个人风格、个人气派,独立思考、独出心裁、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三是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要把艺术真实作为追求的目标。文学艺术说到底是意识形态范畴,既然是意识形态,是精神产品,那么,精神产品就有精神产品的创作规律。从哲学上讲,是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的认识规律。因为任何作家对客观存在和客观真理的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都有一个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有的老作家劝青年作家要沉得住气,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有一点小感想就写大部头,要多读书,多积累,思考成熟再写。写诗歌要遵循诗歌的创作规律,诗歌是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讲究意境和意象的创造。有的作者写的诗歌,没有诗味,把分行的诗歌连在一起就是散文,就在于对诗歌这门艺术还不了解,对其创作规律还没有把握。写小说讲究人物塑造,一篇小说,人物塑造任务完成了,性格突出了,血肉丰满了,人物写活了,小说就成功了。有的作者小说只讲故事,不塑造人物,故事讲完了,人物还是没有站立起来,那么这篇小说就是失败的。有的作者注意了塑造人物,但由于对生活观察不够,写的人物雷同化,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也不算成功。还是对生活真实没有体验好。有的作家受文革“三突出”的影响,写出来的人物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还是因为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把这一个与那一个区别开来。写散文,要讲究思想、在场和诗意,这是我这几年在网络上学到的新散文理论。所谓思想,就是思想到位,一篇散文如果没有思想,就像白开水,那是没有味道的,读者是不买账的。那种无主题散文更是误人子弟的提法。思想是散文的神,所谓形散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思想。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这是唐代韩愈提出来的。我国先秦散文的巨大成就,就在于思想深刻。所谓在场,就是要求作者在生活现场,不是现场办公,而是现场体验,写出你的感受,写出你的亲历亲为,写出你的思考。这一点与写小说不同,小说要求作者退场,要退避三舍,退得越远越好。散文却要求作者在场,现场感强的散文,必定是有真情实感的散文,有深厚的生活阅历,有高兴或痛苦挫折的亲身体验。所谓诗意,就是富有激情,用诗的语言写散文,整篇散文充满了浓厚的诗的意境。
关于虚构问题。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法。即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为了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对于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予以调整安排,加工提练,集中概括,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创造意境,塑造人物的整个过程。除了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等不能虚构外,各种小说和诗歌都是可以虚构的。但是,虚构绝不是脱离生活的随心所欲的凭空捏造,而是借助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对现实生活的加工改造。使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既像现实生活那样真实可信,又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更强烈、更集中,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这就是说,我们在运用虚构手法时,一定不要凭空编造,要以生活真实为依据,要反映生活的本质,要善于发现美,做到“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要让读者在你所塑造的人物中看到自己或某类人的影子,这样的文学作品才算是成功的作品。
有人向我提出散文能不能虚构的问题,我认为,在总体上来说,散文是不允许虚构的,散文的生命在于其真实性。但是,如果照像般地复制或模拟生活,那就谈不上艺术真实。既然散文是经过加工创造出来的艺术,那么,在一些细节上就应当允许虚构,人名地名也可以虚构,其中的人物也不必受真名实姓的限制,只要符合生活逻辑,虚构就是允许的。如果说散文注重艺术真实了,那必定是遵循了这一创作规律的,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就是说,散文的基本材料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散文的意境和情景是虚构的。
[Two]、关于美学的文章
摘要:审美为何是人生的节日?美的问题有几个层面?“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在关系”说的命题?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美的关系的系统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美在关系;人生节日
审美如今成为一个很普通的词,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审美。当我们翻开书本,在读小说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打开电视,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来到香山,看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红叶,是在审美。当我们来到街心花园,看那绿树红花,也是在审美。那怕你在自己的家里,看着墙上的挂历的图画,也是在审美。但是我们是否珍惜这样的时刻呢?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在审美呢?我告诉大家,审美是人生的节目。这是人生中值得珍惜的时刻。我们要慢慢地来欣赏这人生中的审美时光。
我们为什么说审美是人生的节日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节日是什么概念?节日是一个时空关系概念。那么这个时空关系有何特点呢?节日意味着与非节日的区别,意味着从凡庸的世界进入一个新奇的世界。节日起码有几个特征:1)人生不能没有节日。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节日的。节日是民俗。民俗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人是民俗的动物,是文化的动物。因此节日对于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像空气与水那样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节日人是受不了的。所以人们要制定各种节日。2)节日的另一个特征是氛围感。人处在节日中,就进入一种兴奋的欢乐的氛围中,甚至处于心醉神迷的境界,这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超越功利的世界。3)节日的第三个特征,或者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精神自由和它对现成世界的正规性、压抑性、永恒性、不可改变性的消解,对于变动性、未完成性的肯定。如果说非节日是由当权者统治的话,那么节日属于另一个世界、属于平民的狂欢,自由精神统治一切。可以犯规。可以出格。可以反常。可以颠三倒四。可以不顾等级的规定。可以摆脱一切刻板的条文。这是一种乌托邦世界,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世界。因为节日是这样一种时空关系,特别有利于美的呈现,从而成为形成美的根源的一种时空关系。人置身于节日的氛围中,处于兴奋的、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对于对象物最为敏感,最具有感受力和想象力,而且最少功利的考虑,所以在节日的时空里,最具有形成美的根源的条件。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把审美理解为人生的节日。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中国古代诗词,就会发现描写节日的诗词特别多。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讲了半天审美是人生的节日。那么“审美”又是什么呢?
美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问题。从古至今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答案是大家都同意的。“美是什么”的问题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审美对象,如我们说黄山、西湖、桂林山水的风景是美的,这仅指美的对象而言;第二层次,审美素质,如我们说事物的对称、和谐、秩序、节奏、声律,多样统[One]、黄金分割是美的等,仅指美的素质;第三层次,美的本质、美是什么?这时候我们问的是美的根源在哪里?这是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如回答美是客观的;美是主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无功利的判断;美是评价;美是自由的象征;美是真与善的统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人化的自然;美是关系;等等。总之这第三个层次是对美的哲学追问。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第三层面问题。
今天我们讨论的“美是关系”,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D. Didero,t 1713~1784),在他的论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一切美的事物的共有性质中,必定有一种性质会使美呈现出来,这种性质的变化也会使美发生变化。他说:“总而言之,由于这种性质,美才发生、增加、变化无穷、凋谢、消失。”[1](P128)那么这种“性质”究竟是什么呢?狄德罗回答说,这种性质就是“关系的概念”。所以他的结论是美是关系。用他的话说:“不论关系是什么,组成美的,就是关系”。他举了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论证他的“美是关系”的观点。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写过一个剧本,描写的是公元前600多年罗马发生的战斗,其中荷拉士三兄弟为祖国的荣誉与敌人战斗,结果兄弟两人战死,一人假装逃跑。荷拉士的女儿匆匆回来向父亲老荷拉士报告情况,说她的兄弟二死一逃,老荷拉士沉思着,然后愤怒地对女儿说:“他就死”(有的翻译成“让他死”),意思是为了保卫祖国,就让剩下的一个儿子也去战死吧。狄德罗说:假使一个人对高乃依的这个剧本毫无所知,对老荷拉士的回答也没有一点观念,我要是问他,你对“他就死”这句话,有何感想,那么由于被我问的这个人,既不知道“他就死”这句是怎么回事,也猜不透这句话是一个短语呢,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不知道这句话与全篇的关系,显然他将回答说:这句话既不美也不丑,假使我对他说,这是一个人被问到一个战士在战斗中应该做什么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感到这样答话的人有一种勇气,认为战斗中并不总是生比死好,他就开始对这句话发生了兴趣;假使我又进一步说,那是一次关系到祖国荣誉的战斗,老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已经战死了,他还剩下的唯一的儿子,也在逃跑中。这句话是老人对他女儿说的话,那么这句“他就死”,就令听者觉得肃然起敬,觉得美。狄德罗说:“原来不美不丑的答话他就死,以我逐步揭露其与环境的关系而更美,终于成为绝妙好词。”狄德罗的意思显然是这句话与这个环境的关系,决定了这句话的美:如果换另一个环境,或放到另一个剧作者的剧作中,这句话就可能变成不美的,甚至是插科打诨的话。狄德罗在他的文化文中,罗列了对象物与各种关系的情形。例如,狄德罗说:“有些关系,我们认为是基本的:如关于男人、女人、幼童的高低关系。我们说一个小孩子美,尽管他矮;而一个美男子却必须绝对高大;我们对一个女人就不大要求这种性质,一个矮小的女人,比一个矮小的男子可以承认是美的。所以我们为我们考虑存在物,不仅就它们自身考虑,并且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自然中,在伟大的全体中所占的位置。”[2](P138)
在西方美学史上,狄德罗的“美是关系”的理论,一直占有重要位置。这种理论合理性在于不是把美的事物孤立起来考察,而是放到各种关系中去考察,尤其是要放置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这样不但提示了美的相对性质,而且提示了美的社会性质。狄德罗考察美的这种角度,直到今天仍然是真理性的成分,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Two]、中国古代“美在关系”命题的提出
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美学家(至少是我还未发现)考察过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提出过“美是关系”相似的命题,或者有了它的思想幼芽。我发现,“美是关系”作为一种美学命题和思想幼芽,在中国古代,早在公元前369~前286年庄周的《庄子•天运》中就有这种思想的萌芽。这就是“西施矉(pin)美”的故事:“西施病心而矉(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之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所谓矉美,就是以西施皱眉为美态。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人,她皱眉也是好看的。丑人不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组合,也去学西施皱眉,结果丑上加丑,把邻居都吓跑了。这里就包含了“美在关系”的思想。
事情不止于此。早于狄德罗2000年前,即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说林训》中说:“靥(面+甫)在颊则好,在颡则丑。绣以为裳则宜,以为冠则讥。”[2](P1216)这里实际上讲的就是“关系”的概念。酒涡长在面颊上,构成的是美的关系,要是长在额头上就是丑的关系。一般人的正常的酒涡因为与面颊构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动感关系,所以显得美。美的根源在对象物的关系中。《淮南子•修务训》还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衔腐鼠,蒙(虫+胃)皮,衣豹裘,带死蛇,则布衣韦带之人,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揄步,杂芝若,笼蒙目视,冶由笑,目流眺,口曾挠,奇牙出,靥(面+甫)摇,则虽王公大人、有严志颉顽之行者,无不惮悇痒心而悦其色矣。”[2](P1363)在这里,毛嫱、西施作为美女也是相对的,如果加在她们外面的装饰和自身的表现不同,与其本人构成的关系不同,那么在前一种情况下是丑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就是美的。我们不能说《庄子》、《淮南子》所写的是什么系统的理论,但是“美是关系”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来了,并有了初步的结论,那就是美是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的。要知道,庄子、刘安他们所写的要比狄德罗所论证的早了两千多年和两千年。
情况不止于此。大约早于狄德罗1000年的唐代的柳宗元(773~819),他所写的《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一文中,以夹叙夹议的笔调先描写自己与朋友游马退山的观感,而后笔锋一转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3]这意思是说,美的事物不会单靠自身就会美的,风景不过是外在之物,即哲学上说的“自在之物”,它必须与人发生联系,构成某种关系,美才会彰显出来。就像会稽山的兰亭的景色,如果不遇到王羲之,他写了《兰亭序》,对那里的景色赞赏不绝,那么那里的“清湍修竹”的景色,就被空山所埋没了。事物必须是与人相联系,必须与人建立某种关系,然后才有美。离开了与人的关系,就无所谓美。这里所说的“因人而彰”,是很重要的。“彰”就是彰显,也可以引申为“唤醒”,“发现”。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无论后来被发现是多么美丽的景致,都停留在睡眠的状态中而毫无生气。法国作家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一文中说:“是我们使这一棵树与这一角天空发生关联;是我们使这颗灭寂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条阴沉的河流得以在一个风景中统一块儿来,是我们汽车和飞机的速度把地球的庞大体积组织起来。……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会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之中。至少是停滞在那里;没有那么疯狂的人会相信它将消失。将要消失的是我们自己,而大地将停留在麻痹状态中直到有另外一个意识来唤醒它。”[4]萨特与柳宗元所说其命题其意思都十分相似。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萨特所说的正是我们人把麻痹的世界唤醒;所谓“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就是萨特所说的“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就失去见证者,就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之中”。可以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中国古代的“美是关系”说。如果说在《庄子》和《淮南子》里,还仅仅限于对象本身的关系的话,那么在柳宗元这里,已经把关系扩大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前四字说的是客体,后四字说的主体,客体有待与主体建立起契合的关系,才会有美的呈现。事情不止于此。与狄德罗差不多同时的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也有同样的思想。贾宝玉对“稻香村”一景的批评。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由此可见,“美在关系”的命题和理论,在中国古代早就提出,并有了初步的概括。虽然它以举例的方式提出,以点到即止的形式作出理论判断,但其意义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Three]、形成美的根源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
我认为在充分评价庄子、刘安、柳宗元和狄德罗之后,我们还必须看到他们的不足。他们提出了“美是关系”这个总命题,在美与对象物的关系,美与人的环境关系方面都分析得比较到位,但是对于美的构成究竟需要几种(层)关系,这几种关系包含什么内容,这几种关系中又有什么联系,则远没有作出系统的研究。我觉得有必要对“美在关系”的理论进行再探讨。
如果我们是从“关系”的观念入手去提示美的本质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到“美”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者说形成美的根源是“关系”的复杂系统。
那么,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美是人类活动之一种,它的实现是人的一种创造,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多层面的整体性关系是形成美的根源。可以说,产生美的根源,如果加以解析,起码有三个层面,是三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的:
从主体层面说,形成美的根源有赖于人性的觉醒、人的实践的深入、人的各种心理机制的充分的活跃和人的审美能力的形成。美首先是与人的一种关系,如果一种事物与人没有建立起关系,那么美是不能形成的。这里所说的与人建立起各种关系,又要从人性的觉醒等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美是与人性的觉醒密切相关的。没有人性的觉醒,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美。可以这样说,美是“人性”的展开。人从千万年的实践活动中,人使自身成为人,成为具有人性心理的人。例如原始的人只有性的欲望和活动,如同一般动物一样。但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点一点地改造自己,人最终使本能的性欲变成了具有精神品格的爱情。人与动物就这样区别开来。欲望成为人的欲望。感觉成为人的感觉。人性心理终于成熟。人的意识终于觉醒。人具有了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本质力量。在这种条件下,自然(包括外部的自然和人的自然)在人性心理的主动作用下,就是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体现了人性、人的的意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例如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在这里对秋的萧条和春的生机的描写本身,把春秋景物作为对象,就是主体的情感意识活动的结果。而“悲”与“喜”则更是诗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的表露。这里包含了对自然对象的体验、理解、联想和想象等。这短短的两个句子,就是人的整体精神活动表征。可见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对象之间,在人性心理的作用下,建立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之日,也就是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展开之时。我们说美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在于在审美活动中,人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审美活动有待于主体与对象关系的建立。同样的道理,春天的景色是客观存在,但是如果“我”因为各种原因,“我”不能把握它的美,因此春天的景色还不能成为我们对象,“我”与“春的景色”没有建立起诗意的关系,那么“我”不能欣赏它,更不能用语言描写它,于是审美活动也就无法形成。北京香山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松柏、还有那朝霞、落日、月亮、泉水、碧云寺、卧佛寺、黄叶村、樱桃沟、琉璃塔等能不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都有待于人与这些事物所建立起来的诗意的关系。没有这种诗意关系,也就没有“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当然也就没有美。
其次,形成美的根源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更密切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有了“真”。人类作为主体把掌握的这些规律运用于创造人类的幸福的事业中去,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这就有了善。当真与善达到一致的和谐的关系时,即所谓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关系时,就产生了美。一位住在风景秀丽的山区果农围着他的结满了累累硕果的果园转,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对于周围美丽的景色不屑一顾,那是因为果园是他实践的作品,与他的关系十分密切,那里包含了他的筹划、汗水、心血、希望和快乐;周围的景色与他的关系也许要疏远一些,所以他更他欣赏他自己实践的“作品”。一个小孩走在湖边,拣起一块石子,向水面投去,他期待着出现他的“作品”,果然湖面漾起一圈圈涟漪,他看到自己的“杰作”,笑了起来,这就是审美。这是小孩的实践活动产生的结果。人的实践是无疑是产生美的重要根源。
其三,形成美的根源还与作为主体人的一切心理机制的活跃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心理机制,包括注意、感知、回忆、表象、联想、情感、想象、理解等。只有这一切心理机制处在极端的活跃状态,这样他的对象,包括人、事、景、物以及表达它们的形式,才能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结构,化为主体的可体验的对象。而且主体的心灵在这瞬间要处在不涉旁骛的无障碍的自由状态,真正的心理体验才可能实现。主体的动作是审美的动力。主体如果没有“审美”的愿望、要求,以及主体心理功能的活跃,形成美的根源就处于缺失状态。例如,文学审美鉴赏的第一层是主体心理层。例如我们阅读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遥望故乡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先要我们有欣赏它的愿望、要求,进一步还要全身心投入,把我们的情感、想象、理解等都调动起来,专注于这首诗歌所提供的画面和诗意,我们似乎自己也感觉在前日的风雪中,在城东门我,送别自己的朋友,看着朋友的背影远去,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一条空空荡荡的路,不知不觉中也勾起了我们思乡之情。没有主体的愿望、要求、态度、各种心理机制的充分活跃状态,那么就不能与诗所提供的画面建立起诗意的关系,美的根源也难于形成。
其四,就主体层面说,美的呈现与主体的审美能力有密切关系。欣赏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如果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对他没有意义。同样的道理,欣赏绘画要有绘画的眼睛。主体的审美能力也是构成美的根源之一。
形成美的根源不但要具有主体的各种条件和关系,而且还要具有客体的各种条件和关系。审美的“美”是指现实事物或文艺作品中所呈现的事物,这是“审”的对象。对象很复杂,不但有美,而且有丑,还有崇高、卑下、悲、喜等等。因此,审美既包括审美(美丽的美),也包括“审丑”、“审崇高”、“审卑下”、“审悲”、“审喜”等等,这些可以统称为“审美”。
对于美来说,客观层最重要的特征不是和谐、秩序、对称、均衡、节秦、韵律、多样统[One]、错落有致、黄金分割等这些表面的美的因素,而是客体的整体结构关系。客观对象的整体结构关系极为重要。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提出了格式塔(Gestalt)的概念,就是整体关系概念,中文翻译成“完形”。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者奥地利人爱伦费斯率先提出“格式塔”概念。美的客体对象与格式塔的概念密切相关。“格式塔”这个概念是怎么回事?爱伦费斯举例说:我演奏一支由六个39乐音组成的熟悉曲子,但使用六个乐音组成的熟悉曲子,但使用六个乐音作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如改音调,从C调变成B调,或改用别的乐器演奏,或把节奏大大加快,或大大放慢等等),尽管有了这种改变,你还是认识这支曲子。在这里一定有比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即第七种东西,原来六个乐音的格式塔质。正是这第七个因素能使我们认识已经变了调子的曲子。[5]爱伦费斯把格式塔质叫做“第七个因素”,这明显还受元素论的影响。实际上,“格式塔质”并不是“第七个因素”,或者说它不是作为一个因素而存在的。它是六个音的整体性结构关系,或者说它是作为经过整合完形的结构关系而存在的。如“565-3565-”在“大海,故乡”这首歌的首句中,它不是单个音符的相加,它是整体结构关系所传达出的一种“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客观对象应该具有格式塔的结构关系性质。有没有格式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根源能不能形成。
在我看来,形成美的根源的客体的特征,不存在于个别因素中,而存在于全部因素所构成的独特结构关系中。我们假定有这第一种东西是“君临”一切的、“统帅”一切的东西。有了它作为艺术的文学才成为文学,离了它,文学就变成了一些人、事、景、物的堆砌。这样看来,文学的艺术美不是别的,就是文学的格式塔。我的看法是文学格式塔与我们古代诗论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这些词语最为接近。所不同的是西方人到18~19世纪才明确提出这个思想,而我们的古人在7~8世纪的唐代就提出了这种理论。举一个诗歌方面的例子来说,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两句诗,这是真正的诗,历来脍炙人口。这两个诗句共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六个景物。妙的是这诗句仅由此六个景物构成,连衔接词都没有。如果把这六个景物孤立起来看,虽说也有言、有象、有意,但都毫无意味。谁也不可能把它们当成诗。但当这六个景物,经过诗人的“整合完形”,并被纳入到这首诗的整体组织结构关系中时,在我们的感受中就创造了一种不属于这六个个别景物,而属于整体结构的意味,这就是那种溢于言表的“羁愁野况”的韵致,它已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性的东西,一种“新质”,即“格式塔质”。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诗句都可以这样去解释。任何真正的诗、小说、散文、剧本,都存在着这种“格式塔质”,正是它表现了文学艺术美的特质,把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把文学与非文学区别开来。再举一句诗歌来说一说。大家听一听“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鸡”,你觉得这句诗怎么样?这是杜甫的句子,是名篇《羌村三首》中的句子,是写他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在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战争之后,在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分离多年的妻子儿女之后,对和平生活的温馨的感受和由衷的赞美。在这里杜甫的诗是作为一个整体关系而存在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句子存在的。一首诗美不美,有没有意味,不在个别的词句是否华丽、圆润、精炼,如“僧敲月下门”之类的句子。说到贾岛的句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王夫之和朱光潜都有过看法。朱光潜教授的看法是,这庙门是和尚出去时自己掩上的,如果庙里就他一个和尚,那么他回来时用“推”,就会更真实,也免得把睡着的鸟都吵醒了。我觉得朱光潜作为一个美学家,他知道整体关系的重要性,他的意见值得重视。这个例子同样可以说明文学的格式塔,虽不是文学的一个具体因素,却比一个具体因素重要得多。
美的根源还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美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相关的。这样前人的社会实践必然会把美渗透进人类的、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中。看看长城,看看兵马俑,对今人来说,对长城和兵马俑的美的发现也必然要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掌握。对历史文化的掌握越多,对美的发现就可能越多,对历史文化理解得越深刻,对美的感受也会越深刻。一个对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假如他随旅游团登上北京八达岭长城,他除了赞叹中国文化这古老,长城工程之浩大和山势险峻外,他再不会有更多的关于美的发现,但一个长期研究中国历史的中国学者,对长城的历史文化有着专门研究的中国学者,他对祖国又有无比热受之情,假如他登上长城所领略到的美,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得到的。同样的道理,一个没有多少西方历史文化知识的中国人,站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站在米洛的维纳斯雕像前,也没有多少感觉。因为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种理性渗透进他的感性和审美的瞬间。感受的不一定是理解的,但只有理解了的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必须看到美与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关系。其实对于文学也是如此,中国的文学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语境或不甚了解中国的文化语境的了,很难欣赏中国文学的美。
假如以上四层面构成一种完整的契合的诗意关系,那么美的根源就产生了。假如以上四个层面的完整关系有缺失,或有的关系不相契合,或者不具有诗意,那么美的根源就不能产生,那么美也就不能呈现。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的中介层,如主体的心境,主体所处的特定的时空,他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积累,不也可以归入主体层面吗?这样,你的理论不就是朱光潜先生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做这样的理解。前面所说的主体层面、客体层面,是就“人”这个一般的角度说的,后面所说的中介层面,所说的不是一般的人,是正在审美的某个个人而言的。所以说道审美的关系,特别是说道具体的审美的情境,必须考虑中介层。没有中介层,关系就不能构成。
结论:审美是人生的节日。而产生美的根源在系统的诗意关系中。美是人的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心境、时空条件下,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对象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美的呈现过程是多层关系的创造过程。审美作为人生的节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视。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28~130.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3]柳宗元集(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79.730.
[4]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94.
[5] [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87.
[Three]、如何写出语言新鲜、个性美的句子
〖One〗、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也有人说“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学”的融合;更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的组合。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注定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美感是语文学科必然的属性之一。
〖Two〗、曾几何时,纯粹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入歧途,扼杀了语文学科的美感属性,或者也知道有美感属性,就是把它置于最次要的位置。结果学生变成了做语文试题的“机器”,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每况愈下,语文教学步入一个怪圈:年级越低越能考高分,高中毕业,读了十二年的语文书,高考语文试题必须设置150分制,结果才似乎差强人意了,因为已经能够考出八九十分了。殊不知,以百分制核算也只有五六十分,更有甚者,就是150分制有些学生也只能考出五六十分。多么令人痛心啊。这里笔者并不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语文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忧心忡忡:中国人学不好语文,中国人对学语文没有兴趣。这值得有识之士的忧虑。
〖Three〗、其实,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我们的汉语言更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热情有加。写文章更是美差,因为作文是抒写自己美好情感、展露自己才华的绝好形式。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学科领域潜在的美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的。
〖Four〗、[One]、展露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揭示美感,使学生学有兴趣
〖Five〗、在介绍汉语特点时,引入戏谑之语:使用中文比用英语更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因为汉字负载的信息量要比英语大得多;且英语是拼音文字,多音节词很多,而汉字多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比之下汉字占的位置短多了;汉字的笔画按一定位置叠加而成字当然要省位置多了;另外,中文书写时,词与词之间不留空,而英语则不然,故汉语又比英语节约了空间。而世界上每年用英汉两种文字印刷的书籍是比较多的。虽然这仅仅是戏谑之语,但确实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好汉语言的自觉性,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Six〗、在介绍汉字构字常识的时候就先告诉学生:汉字的方块结构体现着汉民族崇尚稳重的心理,有值得深思的美学价值;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间架结构也各种各样,这些就体现着疏密有致、对称均衡的美学意义。所有这些美丽,聪明的学生一寻思就能把握住,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产生一种写好汉字的内驱力。
〖Seven〗、在介绍汉字的构造常识的时,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象形字”本身就是图画,.既简洁抽象,又显形象生动:“⊙”(日)、“”(月)“”(网)、“”(刀)、“”(木);在介绍象形字的时候,应该就用篆文入手,因为篆文是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过渡阶段,还保留了相形字的图形特点。“会意字”更让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直观美:“磊”三石相叠,石头多;“晶”,三个太阳会聚,光亮灼人;“森”,很多树木;怪不得古人以“三”虚指“多”。在介绍这些知识的时候比较好借助多媒体,这样直观性更强。学生在体验美感的愉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知识的熏陶.身心状态好。学习效率又高。学生怎会感觉枯燥而有厌学心理呢?
〖Eight〗、象声词同样能给学生以美感体验。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萧萧”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看到“西北风铺天盖地卷来,带着呼啸。壮士的头发、衣服都被扬起,但身体岿然屹立”的画面,这是一种豪壮美。“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中的“萧萧”也是象声词,但它又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树木高耸入云,许许多多的树叶纷纷飘落又被秋风一阵一阵卷起”的画面,这是又一种美。“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雅·车攻》),这里的“萧萧”也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眼前浮现出:皮毛泛着油光的战马正一队一队走过的雄壮画面。这时你再让学生把握象声词的巨大的想象启迪作用,学生会体会不出来吗?再说学生更会因此重视象声词的。
〖Nine〗、叹词声调的变化能让人感受到特别的意义。如“啊”,当读阴平时,则表示惊异和赞叹:“啊,出彩虹了!”当读阳平时,则表示追问:“啊,你说什么?”当读上声时。则表示惊疑:“啊,你怎么啦?”当读去声并适当拖音时,则表示明白过来:“啊,原来是你。”汉语的魅力可见一斑了吧。
〖Ten〗、有时同样一个句子,不同词语的重读表意也不同。如:“这部电视剧我去年看过”,如果重读在“这部”,表示的意思则是“其它电视剧我可没看过”;重读在“电视剧”,表示的意思则是“小说或剧本我可没看过”;重读在“我”,表示的意思又是“其他人看没看过我不知道”;重读在“去年”,表示的意思又是“有些细节恐怕忘了或现在的情节不知有没变化”;如果重读在“看过”,表示的意总则是“不是听说而已”;等等。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怎会不让学生心动进而留连往返?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学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汉语语言中还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语言现象。如“我差点儿出车祸”与“我差点儿没出车祸”,形式相反,表意却一样;再如“中国队打胜了姜国队”与“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也是这样。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的美被教师引入并激发后,学生就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并感受到原来以为枯燥的语言其实美不胜收,进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1〖One〗、“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原来不易把握。笔者就从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使用通感的例子入手。先提问:声音抽象吗?开始许多学生认为不抽象。因为声音能让人感觉出来。再问:声音尖、声音细中的“尖”、“细”是听觉感受还是视觉感受?许多学生开始一愣,进而恍然大悟:这是用视觉来形容听觉,感觉互通,是通感的修辞手法。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有无穷魅力。更对通感的修辞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为有切身体会,学习效率当然提高了,这知识点甚至有可能因此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1〖Two〗、[Two]、揭示文学作品的美感,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
1〖Three〗、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时,要避免面面俱到,有侧重点地揭示作品的美感。散文作品,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到感悟以及独创性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小说戏剧作品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以及字斟句酌的精妙之处;诗歌作品侧重引导学生挖掘音韵美、整齐对称美以及意境美。
1〖Four〗、散文作品,它有魅力,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独到感悟,即所谓的人生真谛;二是独创性的语言。指导学生读散文时就让他们抓住这两点或其中一点,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博览,去读更多的散文作品学生必然又轻松又受益非浅。钱钟书的《围城》能传世的真正原因不就是:“城里的人要到城外去,但城外的人想进城里去”这句独特的品悟出人生真谛的话么。生活阅历越深的人越能品出这句话的醇味。
1〖Five〗、在研读朱自清的《绿》时,为了引导学生把握住描写“绿”的语言的独创性。就先让学生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颜色中挑选一种来描写,要求三百字左右。学生都觉得不容易。然后再让学生从《绿》中找出朱自清写“绿”的文字,再让学生谈语言有没有创造性。学生必然会在心中暗暗钦佩。同时明白创新的可贵和价值。这样之后呢,谁也不能说他们不会自觉付诸行动,自觉去探索寻觅让他们产生美感的东西。
1〖Six〗、阅读小说戏剧作品,学生常常最看重情节,情节的曲折生动本身就是充满魅力和美感的,但这不是作品的精髓部分,真正能检测一个人阅读能力的标准应该是能通过作品中的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作品的美,能从看似平淡无奇中感受到作家的独特匠心。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有一段葛朗台的语言:
1〖Seven〗、“噢。是金子!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否?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1〖Eight〗、让学生反复念叨揣摩这段文字,同时揣测葛朗台的心理。学生在感悟下会觉得这语言实在精妙绝伦.把一个对金子痴迷若狂的人的心态暴露无遗了,在这样引导及品味下,学生会喜欢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那么美妙。
1〖Nine〗、《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一段话也很有魅力。
20、“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2〖One〗、“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又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2〖Two〗、这两段文字中是黛玉对两个人的回答。初看是平常话,其实这里把黛玉时时留意,步步小心的寄人篱下的心态全展示了出来,足见作者的功力。
2〖Three〗、“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2〖Four〗、“宝玉看罢(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2〖Five〗、这一处写黛玉和宝玉的感觉虽一样,但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细细推敲这里有无穷魅力在其中,可谓“看似平淡实奇岖”。
2〖Six〗、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戏剧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让学生有一种美感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Seven〗、诗歌的美感更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都能注意把握,这里就不赘言了。
2〖Eight〗、[Three]、揭示作文的美,使学生作文欲罢不能
2〖Nine〗、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牛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以作文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是叶圣陶老先生一贯主张的。可是学生一说到作文就怕就头疼,逼得急了,消极应付。这常常是语文老师最感冒的事。
30、笔者还是注重从让学生体验作文美感入手。确实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动机。
3〖One〗、首先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美点,把学生作文美的外延扩大。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不管是成语还是刚刚学过的新词,只要学生能用到他的作文中去,就用红笔注明:成语用得好或能学以致用;作文开头有一些有特色的语言,就用红笔注明:开头美妙无比;要是用了有特色的比喻,就用红笔注明:比喻很有创造性;要是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对生活的独到看法,就用红笔注明:见解足见智慧的光芒;要是发现学生作文的思路开阔,用笔老成,就用红笔注明:有大师风范。诸如此类。从不吝啬赞扬的按语,而是让我的红笔迹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看到我的红笔迹,就好象看到他们作文的美丽,使他们作文有成功的快感,这样学生必然有兴趣作文了。
3〖Two〗、其次肯定学生工整美观的书写习惯。凡是作文书写工整美观的,不仅仅给高分鼓励,更是在在大范围内表扬展示,让学生明白美观书写也能给人以愉悦,也是亮丽的风景,也是作文成功的要诀(特别在还是用手写作文的时代)。
3〖Three〗、再次是给优秀作文创造发表的园地。除了组织学生踊跃地投稿,让学生的作文变成美丽的铅字,使作文散发油墨香味外,还利用自己熟悉的电脑打字和电脑编辑技巧,自己对学生的作文编辑打印,尽量使学生的作文无论对作者还是对其他学生而言都能产生成功的美感体验。
3〖Four〗、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注重变化形式,让学生尝试各种有兴趣的文体。如:小剧本,让学生体验戏剧语言的魅力;小学术论文,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学术问题,进行立论并谈看法,确立一家之言;使用规定的成语写成语短文(笔者已着手编辑了两辑)。错综变化本身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不熟悉、陌生的事物总能让学生产生美感和尝试欲,学生的作文兴趣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3〖Five〗、心理学上说,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大大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令人愉悦的美感体验中必然能得到提高,且使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到知识带给他的美感,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做法符合心理科学:有些心理学实验表明,在完成认知操作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状态下,作业的态度积极,自信度高,知觉范围广阔,思维灵活,操作快捷。在教学过程中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愉快情绪情感的教学,学生总是全神贯注,反应积极,学习效率通常较高。
3〖Six〗、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美感,就是在创设令学生愉快舒畅的学习氛围,就是在把知识的探求与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欢乐和愉悦,变学习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样就必然有持久的高效率。
3〖Seven〗、让我们都来努力,使语文课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充满美感,人人喜欢。
3〖Eight〗、借鉴资料: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
体验独特生活美学的句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如何写出语言新鲜、个性美的句子、体验独特生活美学的句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